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旅人之森 × 實心裡 × HOCHA 好家網 - 《週末在家吃早餐 no.1 - 一起動手製作輕食早餐》


想想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吃早餐?!
忙著工作上學的日子

是昨天就在家附近買好的麵包配牛奶
是  上班途中早餐店的蛋餅配奶茶/咖啡 
或是 在便利商店就能滿足所有的需求

好不容易到了假日 家人可以有時間相處的日子
我們睡得晚晚的 然後選擇一間網友推薦的 早午餐店
享受難得悠閒的假日時光

有沒有想過 可以動動手 輕輕鬆鬆地為自己或家人
 製作一份賣像一點都不輸給 熱門早餐店 又營養滿點的早餐呢?

我們這次好開心可以邀請到致力於尋找台灣在地好食材的
帶我們一起認識好食材 一起輕輕鬆鬆動手做健康早餐

一起吃早餐時間:2012年06月17日(日) 10:00-12:00

報名方式:請想參加的朋友請以 E-mail方式報名,請寫明:姓名、連絡電話我們會主動跟您連繫  (E-mail: joying23@gmail.com)

活動人數:預計20人以上才開班(因考量到活動辦理成本)

地點:本場活動因人數考量將於實心裡生活什物店舉行 (台中市南屯區大容東街10巷12號)

活動參加費用:350元 (含講師鐘點車馬費及食材費用等) 活動結束後還有健康伴手禮讓大家帶回家喔

活動連繫:Joying, 0937-757697  

活動內容:

1.吃早餐的重要性及運用在地食材做早餐的方便性。

2.15 分鐘上菜你需要的是- 剖析早餐常見食材以及在地好食材介紹。

3.危險的外食早餐吃多少?- 外食早餐問題

4.自己動動手做早餐

我們可以吃到:

飲料|陳稼莊果汁、綠冠鳳梨

沙拉|祥記梅子綠藤生機 芽菜


祥記梅子


陳稼莊果汁



綠藤生機 芽菜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旅人之森 × 南兜 - 帶著設計眼旅行 第一彈 《Mucho gusto! España 很高興認識你! 西班牙》小小展 + 分享會



旅人之森和南兜的相遇

記得第一次認識南兜 Nandou 這個品牌是2009在花蓮阿之寶
南兜的最早的系列產品是「1725 筆記本
這是一系列以台灣生活的顏色及圖案做為出發的設計- 

記得那當下 我買了一本 但因為筆記本質感太好了像一本書
我謹慎地保存它到現在都還沒寫呢~

我們與南兜種下的種籽到旅人之森成立後發芽
經由設計師連線朋友 Sabrina 介紹我們認識了南兜的
從西班牙旅行十個月後回到家鄉台中 他正式接下了南兜
從原本單純的設計師角色到目前的經營者
一個人負責南兜從產品概念發想、設計製作加工到通路販售等等大小事
這一切源於他對旅行生活及設計的熱情

由於西班牙長居的經驗 誕生了南兜第二系列的產品「A5+/A4+收納夾

我們這次邀請姝里來跟我們分享
他帶著設計眼睛在西班牙生活十個月的發現

原本 我們只預計舉辦一場分享講座
但是在跟姝里來來回回討論的過程中
發現有更多想跟大家分享的事物
所以 我們決定除了分享講座外 還要在旅人之森辦一個小小展
展覽將呈現西班牙旅行途中的許多美好片刻 -日常雜貨、包裝紙、展覽DM...

很期待邀請有過西班牙美好旅行 或者 期待不久的將來展開西班牙旅行的妳/你


南兜與西班牙的相遇

20歲的暑假,人生的第一趟自助旅行,走上西班牙。

旅途中。
從格拉那達往馬德里的公路綿長,路
程約五小時,沿路盡是自然景觀或一
望無際的橄欖田(photo by Lili)。
為什麼是西班牙?
只記得這是當初的第一個念頭,
可能在淺意識裡默默受三毛和高第的感召吧!
在還不太依賴網路的年代,做功課的唯一方法就是看旅遊書,
從路線規劃到訂房一手包辦(其中也有幾晚是到了當地才找,半夜卻被闖入的恐怖經驗)。這趟旅程當然是精彩又曲折,
也開啟了我好旅行,在旅行中好冒險的因子。

英國求學期間,每有假期總還是選擇西班牙,
對我來說,那裡有著像家一般的親切感,
又不乏一個旅人所追求的新鮮和刺激,
在西班牙生活一陣子
成為我那幾年最大的夢想。
2009年在一個西班牙朋友的鼓勵下,我辭去工作,
搬到西班牙南部的格拉那達(Granada),展開為期十個月的新生活。

格拉那達(Granada)一間住戶的陽
台。除了曬衣服,陽台也是鄰居們閒
話家常的場所之一(photo by Lili)。


格拉那達(Granada)市區專賣茅草
編織品和木頭器具的店家(photo by Lili)。
布比雍(Bubión)的特產之一:茅草

編織成的籃子和彩色地毯(photo by Lili)。

每每被問起在那邊做什麼,總是很難回答。
但適應環境的第一步絕對是努力學語文,沒有充足的學費,
我只上了四個月的語言學校。
後來因為無意間路過一間版畫工作室而開始學習蝕刻版畫,
也去博物館上木刻版畫。
另外有兩個月的時間則是全心全力的準備一個當地的童書比賽,
除了畫圖,還要用西文寫。

在出國前為了增加求生的機會,曾在華語師資班受訓,
雖然張貼教中文的公告沒有學生上門,
但後來輾轉接到來自英國的音譯案子,
聽著抄著濃重口音的大陸醫生解釋高血壓用藥的治療經驗,
不是因為英文夠好,而是再怎麼硬著頭皮也要接下。

唯有吃,是完全不須要適應的。
我一向愛吃西班牙香腸(chorizo),
學做香腸也是這趟的目標之一。
很勤快的吃香腸,記取各式不同的味道,
一邊蒐集食譜,後來總算親自灌了一次,算是成功,但是要學的路還很長。

至於其他時間,就努力的寫,努力的蒐集、拍照紀錄:
拍所有的食物和買回來的生活用品,
也拍馬路上的人手孔蓋子,家家戶戶的瓷磚,店家招牌,宣傳DM,
糖果紙包裝紙等等,也蒐集天空(南部的天空變化多端)。
一切都很新奇,一切都自有它的美感。

位處歐非交界的西班牙,歷經不同王朝及文化的占領、洗滌,
尤其深受阿拉伯文化影響;
又航海時代從中南美洲引進許多食材,
深深影響西班牙的飲食文化。

二十世紀佛朗哥近40年的獨裁專政,
使西班牙在1975年才走向民主,
在保有傳統的同時,也急欲與歐洲其他國家接軌。

傳統可以是封閉而固執,也可以是堅持對生活的一貫態度,
在人身上看的到,在生活模式和設計上也看的到。

尤以生活器具來說,
超過百年歷史的傳統器具,仍然出現在一般家庭的餐桌上,
也依然在生產線上。

因為前人智慧所設計的器具,帶來的便利生活,歷久不衰。
保有傳統的同時,也嘗試改造以符合現代的需求,
並納入現代元素,研發新材質。

從單純的設計師身分,到因緣際會接下南兜,即使是戰戰兢兢,
也因為有一心想做的產品,想傳達的理念和故事。

而西班牙經驗所帶來的最大啟示,就是“東西一定要是好用的”,
這是一個產品的使命和最重要的本質。
而使用經驗所造成與人之間的互動,
則可以靠賦予質感和一點趣味來增加溫暖,
也讓我們在這樣的經驗下,體會並觀察生活周遭的美好細節。


小小展時間:2012年06月09日- 07月07日 14:00-18:00 
                        (因旅人之森場地不大為了好好接待每個來訪的朋友,展覽採預約制
                        請以 E-mail :joying23@gmail.com 先跟 Joying 預約參觀時間)

分享會時間:2012年06月09日(六) 15:30-17:00 
                                      06月10日(日) 15:30-17:00 應觀眾要求加開場次,歡迎報名 ^^ ~(ㄧ樣請想參加的朋友請以 E-mail方式報名,請寫明:姓名、連絡電話我們會主動跟您連繫  (E-mail: joying23@gmail.com)

地點:人之森生活旅行案內所(台中市近大業路大墩路口,預約完成後我們會主動告知地址)

分享會報名費用:200元

(含南兜A5旅行好好用收納夾1份及西班牙手做小點心1份)  

活動連繫:Joying, 0937-757697  

活動內容:

我們想以初次拜訪西班牙的旅人身分,也以一個居住者,設計師,求職者,和學
生的身分來看待這個有意思的地方。

1. 西班牙的歷史地理氣候與風土民情。

2. 私藏的四個西班牙城市角落 - 

馬德里(Madrid)、巴塞隆那(Barcelona)、瓦倫西亞(Valencia)和格拉那達(Granada):

馬德里(Madrid)除了有鼎鼎有名的普拉多,還有由當地銀行成立的美術館,
規模雖不大,但不論展覽,建築物本身,藝術書店等,都很有可看性。      

太陽門附近的San Miguel傳統市場,2009年重新開幕後成為最摩登的美食市場。

巴塞隆那(Barcelona)Raval 區域的現代美術館,文化中心,和周遭的小店,
總是聚集許多當地的年輕人。而賣家居用品,文具,禮品以及最各種新穎設
計商品的
Vinçon,每季櫥窗總是很有看頭。

瓦倫西亞(Valencia)近海的Cabanyal區域,每家每戶精彩的瓷磚,可以流連上一整天。

瓦倫西亞(Valencia)的海邊,在沙
灘上鋪有磚道,讓行動不便的輪椅族
也能直通地中海,享受沙灘與陽光的
權利(photo by Lili)。

 

保留許多阿拉伯遺跡的格拉那達(Granada)

早上可以逛逛大教堂附近的香料店和傳統市場,
下午則在阿拉伯茶街喝杯香料茶搭配來自北非的點心。但最適合的方式,應該
還在佈滿白色屋舍的阿拜辛區迷路,偶爾還可聽見窗台傳來佛朗明哥的吉他聲。

格拉那達(Granada)最著名的一個
區域:阿拜辛(Albaicín),建築深
受摩爾人影響(photo by Lili)。
阿拜辛區(Albaicín)的一間住宅,
用傳統紋樣的陶盤裝飾牆面。因為南
部夏天日照強氣溫高,住宅多漆為白
色(photo by Lili)。
格拉那達省的山區阿普哈拉斯(Las
Alpujarras),有許多白色小鎮,布比雍(Bubión)是其中一個。冬季寒冷,家家戶戶都有煙囪(photo by Lili)。

 

3. 分享蒐集來的圖紋(瓷磚,鐵窗,甚至是人手孔蓋),和與現代人民生活依
然息息相關的傳統器具。

在安達魯西亞(Andalucía) 處處可
見 繪有傳統藍綠紋樣的餐具和裝飾
品(photo by Lili)。

4. 西班牙經驗和吸收的一切養分,如何轉換為作品,又怎麼影響到產品設計的

軸心思想?以及設計中如何捨棄(太多想要的東西),和如何(在現實的框架
中)選擇,做出最想呈現的產品。 

各色不同紋樣的門簾在南部常常可
見,目的是為了在炎熱的夏季保持屋
內通風(photo by Lili)。

 

關於南兜

南兜(=咱家)是做文具
的,視“實用”為終旨,希望做出“簡單但用心,平凡卻不呆板無趣”的產品。目前
正往第三個產品邁進。 

南兜 Bloghttp://nandoublog.blogspot.com/

關於南兜總管 陳姝里 Lili

大學唸織品,在英國學平面設計和插畫。現為專職插畫兼南兜老闆。

除了喜歡所有的“手作”事物如畫畫,剪貼,炒菜等,也喜歡參觀工廠,看著各式機器各
司其職的默默運作。

蒐集舊鐵罐,文具,各種印刷品,和圖紋。

2009年赴西班牙生活一年,期間學西班牙文、版畫,和做香腸,並因這一年的
種種因緣際會,回來之後開始經營《南兜》。

里 bloghttp://chenchuli.blogspot.com/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旅人之森 × 郭靜瑤 + 霧室設計 - 關於一本書的形成 分享會 《女神打排球》

裝幀設計/霧室。(圖/霧室設計 提供)
封面那很像腰子的圖案,其實是湖泊(繪圖/黃瑞怡,圖/霧室設計 提供)
內頁以包折方式處理,裡面印上淺藍色,呼應封面的湖泊(圖/霧室設計 提供)

開始有旅行的意識
是從我第二份工作開始的
那時候有了自己的經濟能力  請假也不算太難
於是開始學習自己計畫旅行
然後 愛上了旅行所能經歷的一切

因為 從事策展工作的關係
那陣子常常喜歡跑東京看展 逛小店
會遇見 郭靜瑤 是因為 2009年東京 GEISAI 展覽
在滿是日本創作者的大場地中 能遇到從台灣來的創作者 倍感親切
Yao 在展場發給每個民眾一張色紙 上面是他的詩作

 我的成長真是不堪入目
巨大的時間只產生了微小的改善

這是我拿到的
看著這段文字 拿在手中薄薄的紙 突然變得很重
對照每個當下的心境 都有股淡淡的感傷跟坦然面對的心情

後來才知道 Yao 不是學創作的
而是在某個時間點 告訴自己 要開始創作了
以創作最簡單的形式-繪畫 開始
這是最簡單 不需太多成本的方式

然後 他很有恆心毅力
持續創作 辦展覽

但老實說 我覺得 Yao 的文字比他的圖有感染力多了
沒有辦法 這是勉強不來的

所以  他的第一本書 是一本詩集
我覺得很合適

Yao很適合 詩 這樣的創作形式
這裡頭每段文字 都需要單獨的時間來看
每次 看一首 兩首 這樣
一口氣想讀完 太貪心的結果 就是心裡會沉重
放在隨手可得的身旁 一次看一首 思考很久 
我是這樣看這本書的

這是 我跟郭靜瑤的相遇 以及 之後斷斷續續的交會

就像是一本書的形成 是好幾條線連結交結的面
這個分享活動  我們想要邀請你來
好好聊一下 一本書成形的過程
難得的 我們還邀請到這本書的設計 - 霧室設計 雙人組 一起來

Yao 說 這次跟霧室設計的合作過程 真得很 match
設計把他對創作的想法都表現出來了
我很想聽聽 這過程所激盪出來的火花
因為 不容易呢
把每本書 都當成全新的創作來看待
所以  霧室也會帶來別的作品 跟大家分享
以上長長的文字 就是旅人之森 這場分享會的形成過程


時間:2012年04月28日(六)下午3點30分 - 5點

地點:旅人之森生活旅行案內所(台中市近大聖街大業路口)

費用:150元(含好食光生活廚房茶點ㄧ份)
報名方式:想參加的朋友請以 E-mail方式報名,請寫明:姓名、連絡電話,我們會主動跟您連繫  (E-mail: joying23@gmail.com)
活動連繫:joying, 0937-757697
 
活動內容:  
本次活動將會有 作者 郭靜瑤 本人 及 霧室設計 雙人組 三人共同出席。
1.怎麼開始了這本書 - 決定開始創作
2.轉換成有形的作品 - 作者與設計對於書籍的想像詮釋
3.每本書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 - 霧室設計 作品
<關於作者 - 郭靜瑤>
一個朝十晚七上班族
經歷三段迥異的求學背景-商業經營/哲學/設計管理
喜歡海邊 圖書館 公園  電影 音樂  說笑
三年前決定開始畫畫  2011年出版個人詩集
<關於書本設計 - 霧工作室(簡稱:霧室)設計>
書可以藉由觸摸、時間改變它的形式, 我們把書當作一個塊狀來設計,不只是平面。      封面的觸感、內文的觸感,物件跟時間的關係,當每個人翻動它,隨著閱讀,書跟讀者就有了聯繫。我們像一座橋梁,把作者跟讀者聯繫起來。  -- 霧室設計

霧室成立剛滿周年,一男一女的倆人設計組合,將書視為可閱讀的雕塑品並附予文藝的魅力
本書榮獲2012年金蝶獎 評審榮譽獎!
霧室網站 請點
 
如果想多了解一點霧室 請點 
如果想多了解一點<女神打排球> 請點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擁有物質與精神上的富足 - 嘉義阿里山山美 游芭絲

看到這個招牌 就是快到了
小時候 很容易羨慕起別人
嫉妒別人手上擁有的東西 

長大了 才漸漸明白 上天是公平的
有了一樣的同時  另一樣也會短少
追求財富卻少了陪伴家人的時間 反之亦然
擁抱安穩的同時少了冒險的勇氣 反之亦然

不用羨慕別人
只需要問自己 握在手上的東西 是否有勇氣鬆手放開些
手中握有滿滿  是不可能在接收更多的了

游芭絲
鄒族'語的意思是 擁有物質與精神上的富足
是剛剛好的生活狀態

也是現階段我覺得最值得學習與追求的人生狀態

記得幾年前拜訪阿里山時 就拿到游芭絲的名片
名片的圖案就是 可愛的小山豬
他們賣得是鄒族特色的餐食
一直很想拜訪

很常聽到胡同的嘉真 還有強泥提到游芭絲 提到山上這對姐弟的生活
工作是為了能夠一次一次的旅行

這天 剛好是大家都店休的日子
一台小車 四個人 一大早就出發往阿里山
走了不短的路途 轉往達娜依谷的方向
終於看到小山豬的招牌
游芭絲  到了


從門口 就很精彩
擺滿了 附近人家的新鮮當季農產
還有當地的特色名產 醋 酒 芥末 蜂蜜...

 
門口還有 BBQ 烤肉攤
鐵盤上的烤豬肉 及 烤香腸 香氣誘人
很多開車經過的旅人們 都會被這景象香氣吸引 停下車來

我還聽嘉真說過一個傳奇故事 
就是 曾經有和尚尼姑前來買烤肉吃 吃完還外帶哩

新的杵跟臼 吃完飯我們要一起來搗麻糬囉 ~

游芭絲 還有販售附近鄒族老人家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
藉此讓旅人可以欣賞到族人的手工藝品 也讓技藝能延續下去

這兩個面具就是鄒族老太太的作品  很有童趣


這天 沒甚麼人
我們幾乎都待在游芭絲
姐姐弟弟兩個人的心情很好
因為  隔天他們就要去曼谷家族旅行了
滿滿一桌澎湃的鄒族料理
最特別的是糬餅沾上蜂蜜吃 烤肉烤香腸滿滿一盤 好好吃
吃到一半 姐姐拿出了六年的李子酒
加了冰塊 甜甜地很好喝 一杯接一杯整個人都茫茫的

喝著酒 姐姐跟弟弟開心地聊著 去東南亞旅行的趣事
泰國 寮國 菲律賓 柬埔寨
聊著之前 整個家族一起經營著民宿 餐廳的過往
聊著日常生活 工作 聊著附近鄰居 聊著聊著
聊著 88風災後 受的影響 生活的改變
累了就靠著休息 休息夠了就繼續喝酒聊天

這天是平日中午 沒甚麼人

錢賺夠用就好 開心最重要
  姐姐說

擁有物質與精神上的富足
這是創立游芭絲時 他們就想好的目標

我 也很想達到

最後 要來點趣味活動
糯米放在蒸籠裡蒸煮好後 散發著迷人香氣

放在臼裡頭 大家輪番上場去搗
杵是一大根原木 非常非常重 舉起來就頗為吃力

身體順映著節奏 重重搗下







游芭絲
地址:   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一鄰(札札亞)的馬路邊〈往達那伊谷路上〉
Tel: 0928 222583

姐姐說 他們把這間小店定義成是路邊攤
因為開在馬路旁邊
但是相信我他們的空間跟菜色是很用心計較的  

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台東知本林道口的恬靜生活 - 林道客棧

 很久沒有島內長途旅行了
記得上一次長途的島內旅行是 2009年的花蓮行
2010年是我們的旅行爆炸年 頻繁地前往日本及上海兩地
2011年前段忙著終身大事及歐洲行 後段忙著旅人之森的裝修開幕
一轉眼 邁入2012年

今年的開始也是歡樂的忙碌 耶誕後緊接著跨年、農曆年

我需要一個長途旅行來修復內心

這次的旅行特別於以往 我們開車繞了半個台灣
從台中出發經過埔里、霧社、合歡山武嶺 走著中部橫貫公路
到達花蓮 太魯閣天祥等地

小時後跟著爸媽的遊覽車旅行 這是常有的路線
長大後 第一次自己走過
沿途櫻花開滿整個山路山坡 經過武嶺還遇到積雪的銀色大地
沿途經過多樣的景觀 也可以看到野生動物出沒
很開心 自己身在台灣 有很多美麗的事物

台東 是我們這次主要的行程
從花蓮延著花東縱谷一路南下

第三天來到 知本林道客棧


這是一棟近 40年的老房子 一條龍的樣式
傳統簡單的建築樣式 安安靜靜地佇立在知本林道入口處

一條龍建築雖然是傳統樣式 但是 實際置身於空間中
會發現這樣的空間很適合現代生活
家人們可以同時保有獨立的生活空間及與家人們共同相處的空間
 

 
空間其實就反映著主人的個性
林道客棧裡外 簡單溫暖舒服
就跟小剛還有芝潔給人的感覺一樣
 
還沒拜訪之前都是看著 林道客棧的Blog文章
想像著主人們在這個離熱鬧市區很遠地方的生活樣貌
實際拜訪後 他們的生活整個立體了起來

台東給我們的感覺跟花蓮真得很不同
跟花蓮的商業喧囂比起來 台東更有純粹生活的感覺
很希望未來我們可以有多幾天的時間到這裡生活

這裡的空間氛圍很適合閱讀
這裡的選書 跟我的喜好也很像
每本選書 都讓我愛不釋手


每個角落轉折都有喜愛的小物件 佈置

芝潔喜歡下廚 熱愛做果醬
廚房應該是他最常待的空間
 
原本的廚房樣貌並沒有被大幅度的變動
加入了很多主人新的生活物件及方式
新與舊的混搭融合出空間新個性
很有生活感及溫度的廚房餐廳空間

 

隔天一早 芝潔為我們做的早餐
很簡單健康的食材 搭配他的桂花蜜雪梨手工果醬和糖漬金棗
 

這裡的生活與大自然很近
我本來以為這是螳螂 被森老闆糾正 他說這是蝗蟲
就是蝗蟲過境的蝗蟲

客棧就在林道的入口處
一大早可以步行走上林道


林道旁開滿了 深藍色的牽牛花

人與房子的相遇 都是緣分
拜訪的同時 跟芝潔聊著遇到這棟房子前後的故事

我相信 一定是很深的緣分才會帶他們來到這裡
剛剛好
不偏不倚地 適合坐落生根在這裡
也很希望他們未來的山居生活美好開心
 很開心有了一個朋友在這個美好的地方
我們有一個再次拜訪的理由
 
謝謝 小剛芝潔的接待
 
林道客棧
http://a-trailhead.blogspot.com/
臉書粉絲團請搜尋:林道客棧

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

一人旅行的風景 - 湘南海岸 一花屋


接近 中午 離開 坂ノ下 cafe
繼續按著地圖 尋找 也在附近的 一花屋 
九月初始的鐮倉  感覺上還是夏天


 

和 坂ノ下 cafe 一樣
一花屋 也是一間由民居 佈置而成的店
非常有生活感



一花屋 是 手ぬぐいカフェ

入口處 就陳列著各品牌的 手拭巾 作品

各式主題圖樣的手拭巾 讓人在空間中來回翻看 

每條都在跟我招手 請我帶走他們..






Menu 封面也是運用 店內販售手拭巾製作
可以看到很多 將手拭巾運用在生活中的可能性

接近中午  我點了店內特製的手做餐點
用毛筆寫的餐點介紹 很有手感跟溫度


十分樸拙的餐桌椅
我選擇在這個緣側的角落 坐下
很喜歡 店內的這個空間
腳一伸 就可以踩到院子
我喜歡室內空間 跟自然的距離很少 很少

店內少少的人 各自擁著一個角落
我們坐在 縁側 靜靜地 享受院子滿滿的綠意和陽光
沒有交談 只有淡淡的音樂 漫佈在空氣中

午餐 是 咖裡販 和 冰咖啡
店家手做的咖哩飯口味非常特別 搭配 鐮倉野菜 和 五穀飯

 
玻璃杯子 和細細的橘色吸管 搭配好好
杯墊 也是由三款手拭巾拼接製作而成

從位子 望出去的視線所及


反對 核子發展 呼籲
小旗子 在許多小店家 都可以看到
圖案設計 我好喜歡




店內 座墊均是由手拭巾 創作而成





一個人的旅行 咖啡館是小小停留的中繼站

一花屋
http://ichigeya.petit.cc/musca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