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 Singer Inn 營運團隊主要成員,由左至右是小馬(左下)、Mimi(左上)、 (小森林很感謝你們百忙中抽空拍了這張團體照 :) |
回台中開始旅人之森將近一年以來,
最讓我們感到做這個決定好值得的,除了打造了想要的生活面貌外,
就是認識很多一樣堅持做自己認為值得事情的人兒,
知道一路上有很多朋友相伴,努力的路永遠都不孤單!
喜歡旅行的我們,能讓我們生活努力的原動力就是旅行,
先找一間想要拜訪的旅館/民宿、規劃一趟旅行,
透過旅行,我們得以持續保持經營旅人之森的熱情,
也藉由拜訪別的空間,吸取優點讓我們自己得以成長。
從朋友Even 的臉書上看到了 Solo Singer Inn,
第一眼就知道它是我們想要拜訪的空間,
趕緊安排好一趟台北小旅行,出發!
北投,距離台北不過捷運幾站的距離,卻不同於台北,
仍然保有它獨特的氣味,嗯! 老台北的氣味,
出了捷運站,按著 iphone 的指引我找著前往 Solo Singer 的路,
走到了十字路口困惑了,抬頭看到「北投蔡元益紅茶」招牌,
直覺他應該是當地老字號紅茶,買了紅茶順便問老闆知不知道「賓城旅社」?
老闆說:前面那小巷子進去就是了,不要懷疑走進去就對了 !
鑽進小巷子,我終於找到 Solo Singer ,
那是他們試營運第6天,一切感覺都還很新的狀態,
他們的工作人員都很年輕很熱情,
可以看到台灣好多地方都有年輕人在努力著,真好 !
我們用自己可以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在改造著我們的環境。
我向 Solo Singer 提出邀請
我很想邀請你們來台中分享,你們改造老旅館的想法跟經驗,
實在很值得台中許多老街區老旅館改造參考,
改造不是只有翻新就好,而是把歷史人文的氣味保留下來,
但是同時要讓來得人感受到舒適及新時代的創意。
Solo Singer 的工作人員很熱情,一口就答應了 !
對這議題有興趣的朋友們,就讓我們花一個時間來好好聊聊 ~
想法概念形成、找齊團隊成員、找尋願意合作老旅館、制定改造空間計畫執行(藝術文化置入)、尋求與老社區發展的連結、經營管理
應該有很多值得期待的未來被看見 ~
主講人
Solo Singer 營運團隊主要成員- Isis
活動時間
2012/10/06 (六) 下午3:30 - 5:00
活動地點
旅人之森生活旅行案內所 (台中市南屯區大業路及大墩路口附近)
好食光生活廚房製作的果醬小點心;Solo Singer現場還熱情準備獨家小禮物要跟來交流的朋友分享喔!
報名方式
關於 the Solo Singer Inn
在北投共同展開了一個老旅店復興計劃。
在北投溫泉路,一條車子開不進去的小巷弄中,
他們偶然發現一間三層樓名叫賓城旅社的老旅店。
天氣晴的時候,鄰居窗外會曬著衣服。
這裡安靜得讓人無法相信,步行到捷運站竟只要五分鐘。
這群偶然來訪的年輕朋友,其中有旅人、藝術家、作家、文資工作者,
雖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但將他們串在一起的,是對於台灣文化與土地共同的熱情。
他們不忍看到許多有味道的空間,抵擋不住都市更新的潮流,
期盼為這些充滿歷史和故事的地方,做點什麼。
老旅社要怎麼樣擁有新生命?幾十年的水電管線得要更換,
房間陳設勢必也得調整。
「但一定要保留老味道!」他們踏著旅社前廳白綠相間的大理石地板,十分愛惜。
老紅瓦、老燈具、老門把,也走踏各地收藏了許多老家具,
過半年的復興規劃,今年九月,老旅社以Solo Singer Inn之名重新出發,
結合藝術文化與在地生活特色,挑戰旅行的可能性,試圖創造老旅社的在地新價值。
Solo Singer 營運團隊主要成員介紹
小馬:遊歷世界的旅人,青年創業家。豐富的海內外國際行銷經歷,讓小馬創辦了Solo Singer Inn,希望將老旅社,作為國際旅人的窗口,透過服務旅人來推廣在地文化。
Mimi:澳洲及國際背包客棧資深工作者。現任Solo Singer Inn經理,喜歡旅行、交朋友的她,曾在國內外知名的背包客棧工作,也讓她回到台灣後,立志在家鄉『繼續旅行』。
Isis:古蹟女孩、文化資產創意經理人。現任Solo Singer Inn創意總監,旅行歐洲文化資產,曾任職文化場館,期許將國際經驗結合地方特色,推廣台灣老文化新價值。
安騰:拿畫筆也拿掃把的壯丁管家。曾任偏遠山區小學老師,也曾任職於藝術家工作室,出走西班牙long stay期間,與當地藝術家成為摯友,順便做了一個展覽,現任Solo Singer Inn全職管家。
Jeremy:靦腆笑容、精算腦袋的總務大臣,Solo Singer Inn大小內外雜物的幕後推手兼送貨司機。
想了解更多 Solo Singer 請點 http://thesolosinger.com/press_friends/
Solo Singer Inn 客房一景 |
Solo Singer Inn 客房一景 |
計劃啓動前,於舊旅社進行藝術家工作會議 |